欢迎你来到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保障行业规范发展(保障行业规范发展的建议)

2023-11-19 10569 0 评论 行业动态


  

本文目录

  

  1. 制定行业标准的意义
  2. 做好资产评估机构管理工作 推动资产评估行业规范发展(下)
  3. 请问什么是行业规范行业规范的作用是什么

问题一:行业标准制定意昧着什么行业标准的制订,意味着一个行业的规范与成熟,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标准化可以规范社会的生产活动,规范市场行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建立最佳秩序,促进相关产品在技术上的相互协调和配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技术要求越来越复杂,生产协作越来越广泛。许多工业产品和工程建设,往往涉及几十个、几百个甚至上万个企业,协作点遍布世界各地。这样一个复杂的生产组合,客观上要求必须在技术上使生产活动保持高度的统一和协调一致。这就必须通过制定和执行许许多多的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使各生产部门和企业内部各生产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以保证生产有条不紊地进行。

  

标准化有利于实现科学管理和提高管理效率。现代生产讲的是效率,效率的内涵是效益。现代企业实行自动化、电算化管理,前提也是标准化。

  

3.调整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需要

  

标准化可以使资源合理利用,可以简化生产技术,可以实现互换组合,为调整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创造了条件。

  

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生产者要找到消费者就要开发市场。标准化不但为扩大生产规模、满足市场需求提供了可能,也为实施售后服务、扩大竞争创造了条件。需要强调的是,由于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已经同全球经济紧密结成一体,标准和标准化不但为世界一体化的市场开辟了道路,也同样为进入这样的市场设置了门槛。

  

5.促进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的平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在科学技术没有走出试验室之前,它只在科学技术领域发生影响和作用,是潜在的生产力,还不是现实的生产力。只有通过技术标准提供的统一平台,才能使科学技术迅速快捷地过渡到生产领域,向现实的生产力转化,从而产生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标准化与科技进步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标准化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桥梁”,先进的科技成果可以通过标准化手段,转化为生产力,推动社会的进步。

  

标准化可以增强世界各国的相互沟通和理解,消除技术壁垒,促进国际间的经贸发展和科学、技术、文化交流与合作。当前世界已经被高度发达的信息和贸易联成一体,贸易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趋势不可阻挡,而真正能够在各个国家和各个地区之间起到联结作用的桥梁和纽带就是技术标准。只有全球按照同一标准组织生产和贸易,市场行为才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和更广阔的领域发挥应有的作用,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才有可能在全世界范围内为人类所共享。

  

标准化有利于稳定和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的质量,促进企业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增强企业素质,提高企业竞争力;保护人体健康,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保护人类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维护消费者权益。技术标准是衡量产品质量好坏的主要依据,它不仅对产品性能做出具体的规定,而且还对产品的规格、检验方法及包装、储运条件等相应地做出明确规定。严格地按标准进行生产,按标准进行检验、包装、运输和贮存,产品质量就能得到保证。标准的水平标志着产品质量水平,没有高水平的标准,就没有高质量的产品。

  

问题二:国家标准,企业标准,行业标准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一,所有下层标准都不得与国家标准相抵触。国家标准是四级标准的主体。

  

国家标准――是指对全国经济技术发展有重大意义,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国家标准在全国范围内适用,其他各级标准不得与之相抵触。

  

企业标准――是指企业所制定的产品标准和在企业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和管理、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标准。企业标准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

  

行业标准――是指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所制定的标准。行业标准是对国家标准的补充,是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不得与国家标准相抵触,国家标准公布实施后,相应的行业标准即行废止。

  

地方标准――对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可以制定地方标准。

  

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地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案。

  

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企业的产品标准须报当地***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问题三:参与国家标准制定对企业的意义?企业参与国家标准制定对企业的意义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率先调整产品质量,以抢点市场先机;

  

2、提高企业在同行业和市场的知名度,打造企业品牌;

  

3、引导同行业的发展方向,甚至引起行业的从新定位;

  

4、提高本企业产品的市场认同度;

  

5、有利企业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问题四:行业标准不公开,那制定的意义何在您好,我看到您的问题很久没有人来回答,但是问题过期无人回答会被扣分的并且你的悬赏分也会被没收!所以我给你提几条建议:

  

一,你可以选择在正确的分类下去提问,这样知道你问题答案的人才会多一些,回答的人也会多些。

  

二,您可以到与您问题相关专业网站论坛里去看看,那里聚集了许多专业人才,一定可以为你解决问题的。

  

三,你可以向你的网上好友问友打听,他们会更加真诚热心为你寻找答案的,甚至可以到相关网站直接搜索.

  

四,网上很多专业论坛以及知识平台,上面也有很多资料,我遇到专业性的问题总是上论坛求解决办法的。

  

五,将你的问题问的细一些,清楚一些!让人更加容易看懂明白是什么意思!

  

问题五:行业标准不公开,那制定的意义何在你好,在医学上,利用温度计测量人的体温,热学这门科学的研究起源于人类对冷热的探索,冷热的观念从古就有,例如观观察瓶中冰的融化或增厚,就可知气温的变化;利用光的颜色判断温度的高低;伽利略发明的温度计和弯管温度计。通过实践,为了有效测量温度,必须选取某些温度为标准点。温度的测量与标准可以研究物态间的变化,有一套完整的物体温度测量体系。

  

问题六:国家标准,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区别是什么啊国家标准――是指对全国经济技术发展有重大意义,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国家标准在全国范围内适用,其他各级标准不得与之相抵触。国家标准是四级标准体系中的主体。企业标准――是指企业所制定的产品标准和在企业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和管理、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标准。企业标准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行业标准――是指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所制定的标准。行业标准是对国家标准的补充,是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不得与国家标准相抵触,国家标准公布实施后,相应的行业标准即行废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规定,对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国家标准。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行业标准。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对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可以制定地方标准。地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

  

问题七:何为工程标准,谈谈国家制定产品标准的意义和作用工程建设标准指对基本建设中各类工程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安装、验收等需要协调统一的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六条明确指出: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企业的产品标准须报当地***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已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国家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在企业内部适用。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企业生产能力再强、技术水平再高,如果没有依据而盲目生产,其产品的质量也就得保证。因为不了解该产品的结构性能、规格、质量要求,也就很难生产出优质产品。论文参考。产品标准就象航标,使企业生产有了明确的方向。因此,企业需要依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或备案的企业标准组织生产。有的企业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有登记的产品标准前提下,专门制定产品内控标准组织生产。

  

《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第十八条规定:企业生产的生产的产品,必须按标准组织生产,按标准进行检验。这里所说的标准,指的是产品标准。企业生产出的产品,都希望是合格产品,只有合格产品才能被消费者和用户接受;只有产品销路畅通,才能够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企业才会发展壮大。那么怎样才能保证产品出厂合格呢?就必须对产品进行出厂检验。企业依据什么生产,就应当依据什么检验,判定产品合格与否,就应该根据产品标准中要求的出厂检验项目进行严格检验。根据判定规则,通过对样品出厂检验项目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检验,和产品标准中的相应技术要求相对比,来判定该批产品的合格性。通过出厂检验,可以了解产品的基本质量情况,了解哪方面达到技术要求,哪方面需要引起注意,可以哪道工序需要进行改进,从而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3、产品标准是贸易(交货)的依据

  

产品标准是产品质量的技术保障产品标准是组织技术经济能力的综合反映。论文参考。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主要表现为质量之争,即技术经济能力的较量。产品标准是满足顾客要求的保证在采购过程中,产品标准是采购人员进行采购病对供方控制的技术依据。在销售过程中,产品标准是签订合同的依据。发生质量纠纷时,应依据产品标准进行处理。在开展国际贸易方面,产品标准的作用更大。根据《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规定标准的定义:由公认机构批准的,非强制性的,为了通用或反复使用的目的,为产品或相关生产方法提供规则、指南或特性的文件。尽管国际标准不存在强制性,但是,有生产规模大和技术手段较高的企业却自愿采用国际标准,因为采用国际先进的产品标准可以消除国际贸易方面的壁垒,在进行贸易的时候能够畅通无阻。产品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完美结合,能使组织证实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能不断地增加顾客满意程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十一条规定:制定标准应当有利于促进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对外贸易。产品标准化是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企业管理、提高工艺水平、确保产品质量、保持性能先进、取得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企业以生产产品为主,其一切生产技术活动都为“产品”这个中心服务。所以,产品标准化程度的高低,对企业的各项生产技术工作都有直接影响。同时,标准是现代贸易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当今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贸易中,标准已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之一,谁掌握了标准制定权,谁的技术转化为标准,谁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谁就有说话的权利。因此有人称“三、四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专利,一流......>>

  

问题八:什么叫行业标准小食品不属于国家强制规范标准的行业,所以你就做一个企业标准就可以了。依照下面的法律条文去本市技术监督局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条文解释

  

第一条为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促进技术进步,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使标准化工作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需要,制定本法。

  

1.本条是关于标准化法立法宗旨的规定。

  

2.标准化的含义是,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过程。

  

3.制定标准化法的目的是,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促进技术进步,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4.标准化立法的作用是,通过标准化立法,使标准化工作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需要。

  

第二条对下列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标准:

  

(一)工业产品的品种、规格、质量、等级或者安全、卫生要求。

  

(二)工业产品的设计、生产、检验、包装、储存、运输、使用的方法或者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卫生要求。

  

(三)有关环境保护的各项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四)建设工程的设计、施工方法和安全要求。

  

(五)有关工业生产、工程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技术术语、符号、代号和制图方法。

  

重要农产品和其他需要制定标准的项目,由国务院规定。

  

1.本条是关于制定标准的对象的规定。

  

2.标准的含义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3.工业产品的品种、规格、质量、等级或者安全、卫生要求是指,对工业产品本身的技术要求。

  

4.工业产品的设计、生产、检验、包装、储存、运输、使用的方法或者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卫生要求是指,对工业产品生产、流通、使用过程中的技术要求。

  

5.有关环境保护的各项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是指,环境保护的安全、卫生指标和检验方法,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要求及其检验方法。

  

6.建设工程的设计、施工方法和安全要求,包括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验收的技术要求和方法。

  

7.有关工业生产、工程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技术术语、符号、代号和制图方法是指,各种技术术语、有特定含义的图形、标志、符号,代表某种概念或事物的字母或数字和文件格式、设计绘图方法.

  

8.重要农产品是指,重要的农业、林业、牧业、渔业产品(含种子、种苗、种畜、种禽)。

  

9.其他需要制定标准的项目,包括信息、能源、资源、交通运输的技术要求,交通运输和工农业生产、工程建设的管理技术要求,互换配合的技术要求。

  

第三条标准化工作的任务是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标准化工作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1.本条是关于标准化工作任务和国家有计划发展标准化事业的规定。

  

2.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是标准化工作的主要任务。

  

制定标准是指,标准制定部门对需要制定标准的项目,编制计划,组织草拟,审批、编号、发布的活动。

  

组织实施标准是指,有组织、有计划、......>>

  

问题九:如何参与国家标准的制定国家标准的制修订不是简单的行业龙头企业参编这么简单,这里面是有道道儿儿的。首先环保部确立了要制定的标准,通过

  

竞争得到项目的主编单位会得到环保部给予的几十万到几百万的经费,但是一个单位很难完成,需要参编单位,包括研究所、行业协会、企业、仪器设备公司等。研

  

究所、行业协会不必说其参编意义,企业参编是确保自己在新的法规中占据有利位置,一级企业做标准,二级企业做品牌,这么好的事情很多企业想参与,主编单位

  

就得挑哇,谁给钱让谁参编,互惠互利嘛,你龙头不给钱就算了,仪器设备就更不用说了,法规的编制说明会有推荐技术,设备说明,后面标注设备公司,仪器公司

  

都写到法律了,还愁不火吗,但还是那句话凭什么把你写进去,洋洋洒洒这么多,试问你是哪一类要参编的

  

问题十:标准的意义是什么,,,,,,一、标准仅从词语字面上解释:

  

2、本身合于标准,可供同类事物比较核对的事物:标准音、标准时。

  

1、“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为基础,经过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的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1、标准的制定和类型按使用范围划分有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专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2、标准按内容划分有基础标准(一般包括名词术语、符号、代号、机械制图、公差与配合等)、产品标准、辅助产品标准(工具、模具、量具、夹具等)、原材料标准、方法标准(包括工艺要求、过程、要素、工艺说明等);

  

3、标准按成熟程度划分有法定标准、推荐标准、试行标准、标准草案。

  

1、国际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理事会审查,ISO理事会接纳国际标准并由中央秘书处颁布;

  

2、国家标准在中国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3、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并报有关部门备案。

  

4、法律对标准的制定另有规定,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

  

5、制定标准应当有利于合理利用国家资源,推广科学技术成果,提高经济效益,保障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保护环境,有利于产品的通用互换及标准的协调配套等。

  

4.规范分支机构管理,建立科学有效的业务运行机制

  

滥设分支机构、盲目扩大规模、机构替代监管部门批准设立分支机构是近年来评估行业中出现的一个新问题。由于单纯追求市场规模、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评估机构与所设的分支机构各自为政,总所对分所的执业质量控制非常薄弱,有的几乎失控,分支机构内部管理混乱,对机构和行业积累了很大的执业风险。因此,必须针对当前评估领域分支机构过多过滥的现象,制定严格的政策制度,规范分支机构管理,适当提高分支机构设立门槛,加强总所和分所之间责任和利益的联系,完善总所与分所的管理机制和业务运行机制,促使总所切实加强对分所的管理和控制,保证分所的执业质量。

  

5.完善机构内部治理结构,保证机构和谐发展

  

规范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是提高执业质量,促进评估机构业务稳定增长的重要保证。评估机构作为市场经济主体,当然要遵守《合伙企业法》和《公司法》关于内部治理结构的一般规定,同时,由于评估机构具有不同于一般企业的特点,政府主管部门有必要针对评估机构的特点作特别规定,如合伙人、股东的条件,执业质量控制制度、业务档案管理制度等。过去一些评估机构内部矛盾的产生、诉讼纠纷的发生,有不少是因为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造成的。去年的行业检查中发现,凡是内部治理结构比较完善,内部管理规范的机构,执业质量普遍较好,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资产评估机构审批管理办法》包括总则、资产评估机构的设立、分支机构的设立、资产评估机构及分支机构的变更和撤销、附则共五章四十七条。主要内容是规范资产评估机构的设立和日常管理。与以往的规定相比,新的审批办法有如下方面的创新:

  

一是完善准入和退出机制,树立“有进有出”的管理理念。为从根本上提高评估机构的执业质量,《资产评估机构审批管理办法》提高了准人条件,取消法人出资,规定评估机构全部由自然人设立,规定合伙制资产评估机构须具备5名以上注册资产评估师,公司制评估机构仍须具备8名以上注册资产评估师;同时《审批办法》对取得评估资格的机构实行动态管理,规定评估机构存续期间,出现不符合基本设立条件,且在90日内未达到设立条件,财政部门可撤回行政许可,以保证机构的“有进有出”。

  

二是推动机构向专营化过渡,促进资产评估向专业化发展。为了保证机构的独立性,防范市场风险,促进资产评估的专业化发展,《审批办法》规定,新设的机构名称中必须含有“资产评估”字样,不再新批会计师事务所或咨询公司等其他中介组织从事资产评估业务,努力推动资产评估机构向专营化发展。

  

三是加强机构内部管理,强化机构出资人条件。为了保证资产评估执业质量,对原来规定比较模糊的股东和合伙人条件进行细化,规定出资人和合伙人必须在取得注册资产评估师证书后执业3年以上且无不良执业记录,并且必须专职在本资产评估机构注册并从事资产评估工作。同时,考虑到资产评估业务连续性不强,客户稳定性较弱,市场开发已经成为制约评估机构稳定经营的主要因素之一等实际情况。借鉴国外评估机构及国际“四大”的做法,允许评估机构根据需要增设1名非注册资产评估师担任行政管理合伙人或股东。

  

四是提高了分支机构设立条件,规范分支机构的管理与执业行为。《审批办法》中对资产评估机构设立分所的条件和分所自身须具备的条件、分所设立的程序、总所与分所的经营行为等做出了详细规定。资产评估机构只有达到20名以上注册资产评估师,三年总收人达到1500万才能申请设立分所,分所至少要有6名以上注册资产评估师。办法还规定,分支机构应当以总所名义出具资产评估报告,以强化总所对分所的管理。通过以上规定,限制资产评估机构为了凑人数、凑收入而建立分所,并强化其对分所管理,引导分所与总所统一执业标准和执业质量。

  

五是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适当放宽设立条件。注册资产评估师数量在不同的地区分布很不平衡,少数民族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注册资产评估师数量较少,很难达到办法规定的设立条件。为不影响这些地区企业改革发展,《审批办法》规定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可适当放宽设立资产评估机构条件。具体条件在此次会议后将由企业司和中评协共同研究后另行制定。

  

(一)各地财政厅局领导要高度重视,把实施《资产评估机构审批管理办法》作为加强和规范资产评估行业管理的有利契机

  

《资产评估机构审批管理办法》是资产评估机构管理的部门规章,从有利于资产评估行业发展的角度,在许多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希望各地企业处处长、秘书长把会议精神带回去,也希望财政厅局领导高度重视《资产评估机构审批管理办法》的实施工作,充分认识资产评估行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问题,把《资产评估机构审批管理办法》的实施作为加强和规范资产评估行业管理的有利契机,统筹协调,统一思想,做好新机构审批和老机构的平稳过渡工作,推动《资产评估机构审批管理办法》有效实施。希望通过行业上下几年的共

  

同努力,促进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保障行业规范发展(保障行业规范发展的建议)

  

(二)理顺资产评估管理体制,为有效推动资产评估机构审批管理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资产评估机构审批管理办法》规定了资产评估机构管理体制,明确了审批管理中的职责权限,建立了新的行政管理和行业自律管理有机结合的管理体制。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为了保证机构审批管理工作上下对口,便于开展工作,企业处负责资产评估机构的审批管理与监督工作,资产评估协会协助财政部门进行资产评估机构的管理、监督与检查。各地企业处和协会要按照《资产评估机构审批管理办法》及实施办法要求,理顺资产评估管理体制,明确职责定位。凡是省财政部门没有指定具体处室负责资产评估行政管理职责的,要提交厅领导尽快研究确定,并将结果告知部企业司。凡是资产评估协会没有分设的地方,要尽快完善资产评估自律管理机制,尽快将评协分设,以加强资产评估行业自律管理,协助企业处加强资产评估机构的管理、监督与检查。

  

(三)企业处与协会要密切配合,有效发挥行政管理和行业自律管理的作用

  

为了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组织在行业管理中的作用,《资产评估机构审批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资产评估机构审批管理中企业处与行业协会的协作配合关系,协会协助企业处进行资产评估机构的管理、监督与检查,基本上全程参与了机构审批管理。这种新的管理体制有利于行业管理,符合市场经济对中介行业的管理方向,有利于发挥行政管理和行业自律管理两个积极性,整合监管资源,变分力为合力。机构审批虽然是行政职能,但评估机构是由评估师发起设立并执业的,评估师是由协会自律管理的,审批过程中听取协会意见,协会协助政府部门从事具体的管理工作,可以整合监管资源,提高政府行政的效率,减少行政风险,将管机构和管人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建立制约机制,变分力为合力。行政管理和自律管理在同一领域从不同方面发挥作用,不仅有利于增强和加大管理功能,还能增加社会对资产评估行业的关注和重视程度,提升行业公信力。

  

因此,在机构审批管理工作中,企业处和协会一定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加强沟通和协调,建立和完善密切合作的工作机制。在机构审批管理的各环节中,能够请协会协助承担的具体工作,要发挥协会熟悉行业,人手多的优势。行政部门做出决定的事项,应及时按规定向协会通报情况。协会要积极主动按要求在机构审批管理个各个环节协助企业处做好具体的管理工作,并提出审核意见。我相信各地企业处和协会能够精诚合作,有效发挥行政管理和行业自律管理的作用,共同做好机构审批管理工作。

  

(四)要增强服务意识,以有利于行业管理和发展为工作的基点

  

资产评估机构设立审批是一项行政许可事项,在《资产评估机构审批管理办法》及其实施办法中按照行政许可法要求,遵循便民、高效、公开、透明的原则,规定了明确的申请材料要求、工作程序、工作时限等,不仅方便申请人依法取得资产评估资格,同时通过公开披露申请人相关信息,建立了社会监督机制,有利于实行阳光作业。各地财政部门及协助工作的地方协会,在资产评估审批管理的各个环节中,要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要以有利于行业管理和发展为工作基点,不仅服务态度要好,而且服务要到位,既要保障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又要按规定履行好审批管理职能,规范审批管理工作,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五)要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其他评估协会的协调

  

目前,评估行业有多个执业资格,分别由不同政府部门及行业协会管理,资产评估机构执业中也遇到一些问题,需要与相关部门和协会进行沟通、协调。各地企业处以及协会要及时发现评估机构执业中遇到的问题,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和其他评估协会的沟通和协调,要从有利于行业发展,有利于机构执业的角度,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处理好与相关部门和协会的关系,为行业发展和机构执业创造条件。

  

是指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所制定的标准。

  

1、在没有国家标准的条件下,规范和指导这个行业的行为。行业标准由行业标准归口部门统一管理。

  

2、行业标准不得与有关国家标准相抵触。有关行业标准之间应保持协调、统一,不得重复。行业标准在相应的国家标准实施后,即行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中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DB)、企业标准(Q/)四级。截至2003年底,中国共有国家标准20906项(不包括工程建设标准)

  

国际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理事会审查,ISO理事会接纳国际标准并由中央秘书处颁布;

  

国家标准在中国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并报有关部门备案。

  

法律对标准的制定另有规定,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

  

制定标准应当有利于合理利用国家资源,推广科学技术成果,提高经济效益,保障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保护环境,有利于产品的通用互换及标准的协调配套等。

  

中国标准按内容划分有基础标准(一般包括名词术语、符号、代号、机械制图、公差与配合等)、产品标准、辅助产品标准(工具、模具、量具、夹具等)、原材料标准、方法标准(包括工艺要求、过程、要素、工艺说明等);按成熟程度划分有法定标准、推荐标准、试行标准、标准草案。

  

截至2003年底,中国共有国家标准20906项(不包括工程建设标准)。中国的国家标准主要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工程建设国家标准的发布主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行业标准